铁血热流涌亚东
1969年5月下旬,我入伍的第二年,我陆军五十三师工兵营除三连奉命在西藏尼木县执行“支农”任务外,工兵营一连和二连奉命奔赴亚东边防,修筑亚东县城到康布的战备公路。
亚东是西藏日喀则地区亚东县县政府所在地。亚东,在藏语中的意思是“急流的深谷”,多么形象的意境啊。这里,深深的山谷,茂密的森林,汹涌的河水,雨雾中的袖珍山城。
进入6月,五十三师师部从拉萨移防到日喀则,驻进班禅新宫。随即师所属158团一营,炮兵团一、二营,高炮营也都移防亚东。尼木平叛结束后,157团也奉命进驻亚东战区,又担负起驻守中印边界的光荣使命,与印度所谓的王牌军33军对峙。五十三师在亚东设立了前线指挥部,简称“亚指”,齐国泰副师长任指挥长。
从亚东县城往西北到康布,连接岗巴县正古乡的公路,交给工兵营修筑。这条路能通往查果拉边防哨所,开鲁山口等。经过通往亚东县一条20公里狭窄的河道。这一段,地势险要,山崖峻峭,树林密布,水流湍急,除过采药的人外,恐怕很少有人穿过。
部队所有军需物资都是人力肩扛身驮,搭设帐篷,搭建灶房,一切准备就绪。一周过后开始搬家,桌椅板凳,粮油米面,什么都得靠人背,最难背的是做饭的高压锅,一百多斤重,还要翻山越岭,过河。干部战士们,跌倒了爬起来,腿划破了,包扎后又继续上路。
工兵的职责就是逢山开路,遇水架桥。师里总是把最硬的骨头让工兵营去啃。搬家到11公里处,回头往亚东方向修筑。山坡地质以石头为主,白天主要任务是山石打眼。
白天修一天路,基本见不到太阳,中午吃饭多是送到工地。各连每天报告进度,都是超额完成任务,施工在紧张有序中进行。战士们住的单顶帆布帐篷,太阳一照,热得进不去,天一黑就变冷了。这样的环境,锻炼了部队,磨练了战士们的意志。
军宏组织人给己牺牲的一水清洗了一下,换身新军装,用白床单覆盖在身上。这一夜军宏没有睡觉,盘坐在一水旁,不时揭开床单看一眼一水。第二天,赛连长主持了工兵营二连一水的追悼大会。
(本文插图均来自网络)
作者简介:杨立池,陕西蒲城人,1968年3月入伍,在西藏陆军53师服役,历任战士、文书、副排长、后勤干事、指导员、营部书记等职务。1984转业于渭南行政公署担任公务员(县处)级别。杨立池入伍第二年,经历了生与死、血与火的严峻考验,他既是尼木叛乱中的幸存者,又是西尼木平叛的参与亲历者。